2025-04-28 | 
旅管家小编 | 文章来源:
中国旅游报
| 行业新闻
随着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职业教育改革不断推进,导游教材市场变革迫在眉睫。当前,纸质教材仍是主流,数字资源不足的问题越来越突出,需要深入分析市场现状,找出导游教材存在的短板,把握未来发展方向。本文尝试分析导游教材的市场现状、不足及未来发展趋势,为出版社开发或更新导游教材、提高导游教材整体质量、推动导游教材出版数字化转型提供参考。
导游教材分类
导游教材主要包括资格考试类教材、技能提升类教材和专项知识类教材。其中,资格考试类教材注重知识的系统性与准确性,如中国旅游出版社的《政策与法律法规》《导游业务》《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地方导游基础知识》系列教材,凭借其权威性与全面性,成为众多考生的选择。教材紧扣考试大纲,从政策法规解读、导游业务分析到历史文化梳理,为考生构建起专业、系统的知识体系。
技能提升类教材侧重导游实际工作技能的培养,包括导游讲解技巧、游客心理分析、应急事件处理等内容。例如,以“导游讲解技巧”为主题的教材,多通过大量实际案例与模拟场景,理论结合实际,指导导游如何把景点知识讲解得更加生动、有趣。
随着旅游细分市场的发展,专项知识类教材的需求逐渐增长,反映出市场对专业化内容的需求升级。例如,《红色旅游导游实务》便是聚焦红色旅游这一特定领域的导游教材。
导游教材市场现状
从出版主体来看,目前的导游教材市场呈现“权威主导、多元补充”的特点。专业出版社凭借行业资源和编辑团队优势,在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推出的教材在业内认可度较高。这些教材的编写注重科学性、规范性、知识性、实用性,及时更新行业政策法规,成为考生备考的首选。与此同时,一些培训机构凭借对市场需求的敏锐洞察与丰富的培训经验,纷纷涉足教材出版领域,针对特定地区或小语种导游考试编写的教材,在细分市场很受欢迎。此外,在中高级导游领域,因要求较高,报考人数相对少,官方专用书籍稀缺,一些个人编写的教材,凭借其专业知识与丰富的实践经验填补了部分空白,也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
从教材载体来看,目前的导游教材仍以纸质教材为主。据统计,过去5年间,导游教材市场规模以年均15%的速度稳步增长,凸显出行业对导游教材的需求量持续攀升。其中,数字产品占比快速提升,从3年前的18%增至43%,增速明显。但在资格考试领域,纸质教材依然占据主导地位。考生更习惯使用传统纸质教材,这种使用惯性让纸质教材在考试场景中保持着稳固地位。
在市场规模稳步增长的同时,目前的导游教材也暴露出诸多不足,面临明显的结构性问题。比如,一些导游教材内容更新缓慢,无法跟上政策法规和旅游市场的快速变化。导游们拿着过时的资料工作,难免在实际操作中出错。特别是在文物保护、旅游新业态等领域,教材知识陈旧的问题尤为突出。又如,导游教材质量参差不齐,部分由培训机构或个人编写的教材缺乏专业审核,存在知识错误、逻辑不清的情况,误导读者。此外,不同教材之间内容同质化现象严重,创新不足,难以满足读者日益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导游教材未来发展趋势
一是跨学科融合趋势。导游是“杂家”,其工作涉及历史、地理、法律、经济、心理学、应急管理等知识,跨学科知识储备至关重要。同时,一个优秀的导游又不能仅仅满足于成为“杂家”,更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因此,未来的导游教材应当打破学科界限,培养导游综合运用各种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导游讲解历史文化景点时,地理知识能让故事更生动。介绍丝绸之路,把沙漠绿洲、高原峡谷这些地形特征讲透,游客就能明白自然环境如何塑造了这条贸易通道。又如,面对游客突发疾病等紧急情况,导游既要快速判断病情实施急救,又要懂得安抚情绪,这需要将医学知识和心理学技巧融会贯通。导游教材编写必须顺应跨学科融合趋势,帮助导游把书本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
二是国际化拓展趋势。导游教材走向国际化是紧跟全球旅游发展步伐的必然选择。随着跨境旅游蓬勃兴起,对导游国际化素养的要求日益提高。导游不仅要掌握基本服务技能,还要提升外语能力和跨文化服务水平。因此,导游教材内容需融入更多国际元素。在语言训练方面,除了常规的外语教学,还可以针对不同旅游目的地加入特色表达,比如收录当地方言、俚语和实用对话,配上扫码听原声功能,帮助学员掌握地道发音。在文化习俗方面,可以重点讲解各国礼仪禁忌和节庆活动,让导游能从容应对文化差异带来的挑战,避免由于文化差异引发误解。此外,导游教材还应涵盖国际旅游法律法规、国际旅游合作项目等内容,让导游能更好地适应全球旅游发展趋势。数字教材还可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模拟不同国家的旅游场景,让学员身临其境感受当地文化氛围,提升学习效果。
三是互动性增强趋势。随着数字教材的兴起,未来的导游教材可设置丰富的互动环节,大幅提升互动性。通过在线问答功能,学员可随时向智能答疑系统提问,机器人客服可依据知识库实时解答,复杂问题自动转接人工回复。为深化知识理解,还可提供导游的真实带团案例,设置案例讨论内容,供学员在线互动交流。想象一下,戴上VR眼镜,瞬间置身热门景区。学员可以选择扮演讲解员,面对虚拟游客侃侃而谈;或者处理突发纠纷,锻炼临场应变能力。每次操作都会获得即时反馈,就像有位资深导游在旁指点。学习社区里热闹非凡,有人分享带团趣事,有人讨论疑难问题,教材编辑也常来参与交流。这种随时随地的互动,让学习变得像聊天一样自然。学员在模拟演练中的每个动作,都会转化为个性化建议。这样的教材,就像一位随时在线的导师,让学习效率成倍提升。
四是环保可持续趋势。在全球倡导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导游教材应积极顺应趋势,减少纸张使用,普及数字教材,实现教材出版低碳化。同时,在教材内容编写上,也应融入生态保护理念。比如,在景区讲解方面,鼓励导游讲解当地野生动植物保护等生态保护成果,明确游客需要遵守的环保规范,通过具体案例引导游客主动保护景区环境。在城市旅游行程安排方面,优先推荐公交、地铁等环保出行方式。在住宿方面,优先推荐配备节能设施的绿色酒店和融入自然的生态民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