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国外游客更好“游在中国”“购在中国”

【摘要】在当前大力提振消费、扩大内需的背景下,进一步优化入境旅游服务,做大入境游增量,激发“入境购”消费拉动潜能,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前大力提振消费、扩大内需的背景下,进一步优化入境旅游服务,做大入境游增量,激发“入境购”消费拉动潜能,具有重要意义。要推动入境旅游市场实现从“流量增长”到“消费提质”的跨越式发展,支持将“入境购”打造为新的消费增长点

近年来,我国免签政策不断优化,免签“朋友圈”持续扩容,延长过境免签停留期限、简化通关流程、丰富入境游客服务等举措不断推出,极大地提升了外国游客来华旅游的便利性,入境游市场热度持续攀升,“入境购”发展迅速。

截至6月30日,北京市接待入境游客量为246.7万人次,同比增长48.8%,优化离境退税政策措施实施首月,离境退税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90%。同期,上海市接待入境游客量为424.8万人次,同比增长38.5%,离境退税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85%。

北京、上海两地的数据反映了我国入境旅游蓬勃发展的态势和入境游客购物消费的潜力。在当前大力提振消费、扩大内需的背景下,进一步优化入境旅游服务,做大入境游增量,激发“入境购”消费拉动潜能,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入境游、“入境购”正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深入把握这些趋势特征,对于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大力提振消费意义重大。

一是客源结构呈现日趋多元化特征。从地域分布来看,我国港澳台地区作为首要的入境旅游市场,同比增长54%,占入境旅游市场总量的八成左右。东南亚受地理距离较近的因素影响,市场增长势头迅猛,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的入境游客数量大幅增加;欧美市场呈现稳步复苏趋势,但总体来说,由于欧美长线市场受直航恢复缓慢等因素影响,增速相对低于亚洲市场。

二是入境游客的目的地选择更加丰富。一线城市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国际化设施,在入境旅游市场中持续占据领先地位,上海、北京、深圳、广州入境游客接待量均接近或超过400万人次。同时,二、三线城市凭借特色旅游资源迅速崛起,四川的熊猫基地三星堆体验游,海南的海岛生态游等产品,成为吸引入境游客的新亮点,相关旅游产品市场增幅显著。随着过境免签政策实施范围的扩大,中西部地区的口岸城市有望成为入境游客新的目的地。

三是入境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随着“中国游”便利度持续改善,跨境移动支付不断迭代,离境退税“即买即退”全国推广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实施,近期外国游客来华“买买买”成为跨境旅游新趋势。

入境游客消费能力强劲,购物需求旺盛,其人均消费高于国内游客平均水平。以2024年数据为例,入境游人均旅游支出约为5086.1元,高于国内游人均旅游支出的1023.9元。随着各地积极行动,提升入境游客购物体验,如增加退税商店数量、丰富商品供给、优化办理流程等,离境退税业务高速增长,有望进一步推动入境旅游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

需要注意的是,当前一些地方仍存在制约入境游、“入境购”消费释放的痛点与难点。

一是入境消费便捷度欠佳。离境退税服务存在短板且区域不均衡,如部分地区退税办理网点少、服务效率低;多语种服务不足,一些城市和景区英文标识缺失,如部分城市个别传统街区曾因英文标识不清,导致外国游客购物消费时沟通困难。

二是旅游产品供给丰富度有待提升。游客需求升级,对文化体验游、深度主题游需求大增,但是市场上定制化产品不足,对中国文化挖掘与创新表达欠缺,如一些景区推出的文化体验项目形式单一、内容浅显;国际邮轮旅游来华游客的体验链、消费链不完善,影响消费潜力释放。

三是旅游基础设施亟待完善。移动支付覆盖场景有待进一步拓展,网络订票、电子支付系统适配等环节有待优化;部分城市航空运输能力较弱,国际直航航线少、航班频次低;入境游专业人才缺口大,难以满足服务需求等。

为此,各地应采取积极举措促进入境游、“入境购”快速发展。

首先,要加强促进入境游、“入境购”发展的政策支持。要推动入境旅游市场实现从“流量增长”到“消费提质”的跨越式发展,支持将“入境购”打造为新的消费增长点。

笔者建议,进一步完善离境退税政策,简化退税流程,增设退税服务网点,扩大“即买即退”商店覆盖范围,落地“即购即提”“邮寄到家”等服务场景,通过设立入境提货点、优化核验流程等措施,构建从消费到退税的全链条便捷服务体系。

近期,上海市商务委等6个部门印发《上海市优化离境退税消费环境行动方案(2025-2027年)》,明确提出,到2027年实现离境退税商店超3000家、“即买即退”商店占比超80%,在中心城区实现退税服务全覆盖。

未来,更多城市可以通过试点工作,提高退税便捷程度,形成“消费→退税→再消费”的良性机制,让国外游客“游在中国”更要“购在中国”。

其次,要进一步提升入境游客来华和在华旅行便利度。一方面深化签证便利化改革,进一步扩大免签群体,让更多外国游客享受免签入境的便利;另一方面优化现有的签证便利化政策体系,延长免签政策的适用期限,运用智能化入境程序,通过数字化手段简化签证申请流程,全方位提升签证申请与通关效率。

再次,要持续完善旅游服务基础设施。一方面增开国际航班、降低机票价格、织密全球交通网络,同步完善城市街区外语标识系统,打通城市公共交通与景区接驳的“最后一公里”,让外国游客行有所达、游有所便;另一方面加快完善景区外语标识、交通网络、安全管理等基础设施,提高旅游便捷性与舒适度,强化旅游从业人员多语种及专业技能培训,更好满足海外游客游览、购物新需求。

最后,要注重增强文旅融合国际传播。加强区域国别文化特质及受众习惯研究,科学研判全球文旅市场发展动态趋势,配合相关国家战略实施,做好文化解码、价值表达和国际传播。尤其要重视发展网文、网剧、网游文化出海“新三样”,创新文旅传播模式,增强全球叙事能力,推动文旅产品出圈海外,创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文旅大IP,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进一步增强入境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分享到: 更多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