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社加盟乱象如何监管?提高行业准入门槛

【摘要】中型旅行社总社与门店之间没有具有法律效应的约束文件,大部分仅靠扣留押金的方式管理各加盟门店,总社无法真正掌握门店的采购渠道、收客情况,也无法对门店所采购线路进行统一定价,这导致加盟门店市场乱象丛生。


  近年来,对旅游不良现象的曝光,各省均及时做出积极回应,对违规个人、单位予以严惩。
  旅游不仅是产业,更是塑造区域形象、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而过多地批复旅行社,缺乏强有力的监管措施,必将导致问题频发。
  有业内人士透露,中型旅行社对加盟门市管控力差是引发门店关闭潮的重要原因。事实上,中型旅行社总社与门店之间没有具有法律效应的约束文件,大部分仅靠扣留押金的方式管理各加盟门店,总社无法真正掌握门店的采购渠道、收客情况,也无法对门店所采购线路进行统一定价,这导致加盟门店市场乱象丛生。最为典型的就是同品牌门店间进行价格战。
  此外,中型旅行社总社也无法监管旗下加盟门店从事的市场活动是否合法。曾报道北青旅旗下门店违规销售台湾线路的问题,北青旅没有在北京市场销售台湾线路的资质,但其旗下却有门店在公开销售台湾线路。
  亦有业内人士爆料,有中型旅行社不顾自身实力,全力扩张,同一区域内开设2-3家门市,没有合理规划,迫使门店不得不低价竞争。不少加盟门店总是自己打着总社名义做网站宣传,结果就会出现很多消费者遇到同一旅行社有多个“官网”的情况。
  旅游管理部门应提高行业准入门槛。旅游管理部门可以联合行业协会来整治,让行业协会参与市场监管。现实中,行业自律收效甚微。因为整体报价差距较大,同一线路的产品,做散客拼团的旅行社报价比直营品牌旅行社至少低500—600元。
  旅游管理部门不要搞刮风式执法,应从源头抓起,扶持实力强、信誉好的旅行社,整顿、取缔不具备条件的旅行社,遏制无序竞争局面。
分享到: 更多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