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发展离不开法制管理

【摘要】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今日召开,中国经济网记者梳理了四个关键词:第一,丝路旅游推广;第二,市场秩序治理整顿;第三,景区价格改革;第四,文明出行。这四个关键词,既是旅游工作的重点也是老百姓关注的焦点。

原标题:旅游业发展还需法制助推

        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今日召开,中国经济网记者梳理了四个关键词:第一,丝路旅游推广;第二,市场秩序治理整顿;第三,景区价格改革;第四,文明出行。这四个关键词,既是旅游工作的重点也是老百姓关注的焦点。

  当前,我国服务质量离广大游客要求还有差距,在航班延误、低价组团、导游诱导游客消费、在线旅游企业违规操作等问题存在的同时,旅游监管部门力量薄弱,依法行政能力也十分不足。正因如此,遇到问题不能解决时,游客往往采取“过激”行动。

  近期,发生在航空客机上的多起“空闹”事件,再次给旅游主管部门敲响了警钟。“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我国旅游业发展至今,在旅游市场规模迅速扩大,旅游业地位全方位提升,综合贡献率显著提高的当下,必须要改变以人治代替法治的局面。

  “打铁还需自身硬”,旅游业要实现依法兴旅、依法治旅,旅游部门首先要自身“强身健体”。在制度上建立和完善旅游综合管理体系,包括建立政府旅游综合协调机制、旅游市场联合执法监管机制和旅游投诉统一受理机制;建立旅游安全综合管理、保障和救助体系,包括确立旅游安全风险提示、高风险旅游、旅游保险管理等旅游安全保障制度;逐步形成旅游景区管理制度体系,包括景区开放、门票价格、流量控制等制度。

  其次,要理顺导游的管理关系,建立导游领队文明旅游宣传引导责任制,追究未能有效履行文明旅游宣传引导职责、造成不良影响的导游、领队和旅行社责任。毕竟,导游是旅游业中与各产业要素关联最多、与旅游消费者接触最密切、服务自由裁量空间最大的专业服务技能人员,是旅游业各种矛盾和利益关系的交汇点。

  同时,旅游企业要建立诚信经营体系,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在线旅游企业要依法经营在线旅游业务,保障在线信息真实安全,规范旅游电子合同,优化服务经营与提高效益并重。

 

分享到: 更多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