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8 | 
旅管家小编 | 文章来源:
中国旅游报
| 行业新闻
当前,旅游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活动日益频繁,旅游形式也日趋多样化。在众多旅游特征中,向“新”而行作为旅游的本质特征之一,深刻影响着旅游者的行为选择和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深入理解向“新”而行这一特征,不仅有助于把握旅游者的心理需求,更能为旅游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理论指导。本文将从概念解析、需求分析和路径探索3个维度展开论述,以期对旅游理论和实践有所贡献。
旅游中的“新”
什么是“新”?“新”有几层意思:一是初始的,刚刚出现或刚刚形成的新事物;二是以前没有用过的东西,如新衣服、新鞋子;三是旧事物、旧东西在形态上、性质上发生了变化。总之,“新”是相对于“旧”而言,是对旧的突破与重构。它可以是时间上的新、内容上的新,也可以是感觉上的新。
“新”在旅游活动中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多维的表现形式。从旅游者的视角来看,“新”首先体现在目的地的选择上。前往未曾踏足的地方,探索陌生的地域文化,是大多数旅游者的基本动机。这种空间上的“新”满足了人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其次,“新”表现在旅游体验的内容上。品尝当地的特色美食、参与独特的民俗活动、体验别样的生活方式,这些新奇的体验能为旅游者带来前所未有的感受。例如,近年来兴起的“黑暗餐厅”“悬崖酒店”等创新型旅游产品,正是通过提供与众不同的体验来吸引游客。这种体验上的“新”,往往能形成旅游目的地的核心竞争力。
最后,“新”还表现在认知的更新上。旅游不仅是身体的移动,更是心灵的触动。通过接触不同的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旅游者得以突破原有的认知局限,获得新的思考和感悟。这种认知层面的“新”往往具有更持久的影响力,能够促进人的知识和视野的拓展。
求新需求与旅游发展
求新是人类与生俱来的需求,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推动作用。从穿新衣、住新房到追求全新的生活方式,人类始终在求新的道路上不断前行。这种求新本能不仅推动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成为推动旅游发展的根本动力。
一方面,求新需求不断激发人们的旅游欲望。对于旅游者来说,求新就是求美,就是追求新的生活。这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激发着旅游者的旅游欲望。人们不断增加自己的出行计划,去没有去过的地方,走没有走过的线路。走完A省去B省,看过中国看外国。总觉得世界之大,要出去多走走看看。人们不断改变自己的旅游方式,过去是跟团游,现在是自驾游。过去是走线路,现在是自由行。过去是“上车睡觉,下车尿尿,到了景点就拍照”,现在是体验式、沉浸式深度游。
另一方面,求新需求不断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旅游者不断求新的旅游需求,促使旅游市场发生深刻变化,倒逼旅游产业求新求变,倒逼旅游产品更新换代。老景区适应不了游客需求,就建新景区,于是新景区不断涌现,旅游产品日益丰富。仅有观光不行了,就把文化做出来,把体验做出来,把互动融进去,把生活融进去,使新的旅游业态不断呈现。单一的旅游不香了,于是“旅游+”出现了,促使旅游产业和其他产业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旅游产业发生了质的提升。传统的管理模式和方法不灵了,于是创新管理体制,引入新的机制,导入现代科技,使旅游管理始终成为旅游发展的动力。
探索旅游创新路径
求新,是旅游者的需求。创新,是旅游发展的要求。旅游如何创新发展?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在产品打造上追求个性。对于旅游产品,“新”的含义可能更加广泛,也各有各的理解,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个性。个性就是你独有的东西,做出个性就是创新。旅游产品因个性而出彩,因个性而充满吸引力。要“人无我有”,凭借独特的资源或独特的思路,打造不可复制的旅游产品。例如,冰岛的极光旅游、威尼斯的水城风情,都是凭借其独特的地理和文化资源吸引全球游客。要敢创唯一,敢做第一,把握世界旅游发展趋势,站在行业发展前沿,打造顶尖的旅游产品,始终做行业的领跑者。要善于超越自我,通过对老产品的深度改造,使其不断升级换代。例如,迪士尼乐园不断更新游乐项目和沉浸式体验,始终生机勃勃,让人感到常游常新。
在表现手法上打破常规。有了好的产品,还得有好的表现手法。现代旅游者已经厌倦了过去那些呆板、静态、说教式的表现手法。适应现代旅游者求新需求,表现手法必须创新。要在“动”字上下功夫,在传统展示手法的基础上,利用Al等现代科技,全景式、全要素、多维度地展示景物,让景物“动”起来、“活”起来、“走”起来,使景物栩栩如生,让游客一眼千年。例如,西安大唐不夜城通过现代光影技术,再现了盛唐气象。要让游客“动”起来,让他们不仅仅当看客、过客,还要融入景中,成为景中一景;走进历史,成为史中一人;深入生活,成为当地一民。旅游过程成为一种参与的过程、体验的过程,让游客在沉浸式的旅游当中,更加充分地品赏美景,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更加惬意地享受生活。
在宣传营销上突破传统。旅游要做得好,还要吆喝得好、营销得好。要不然,很可能“藏在深山人不识”。什么叫吆喝得好、营销得好?仅局限于过去的一些方法不行了,要结合现代科技、文化趋势和游客行为,采取差异化、互动式和情感共鸣的传播策略。例如名人代言营销,一些地方请网络大咖直播带“景”,产生了很好的效果。又如感官刺激性营销,用VR、AR技术让游客进行虚拟预体验,激发其到实地去看一看的冲动。还有微电影加旅游线路营销,拍摄目的地主题短片并推出同款旅游线路,让人们跟着电影去旅游。总之,宣传营销必须突破传统,创新方法,才能取得好效果。
在旅游管理上以变应变。旅游管理是促进旅游发展的重要抓手。进入新时代,旅游管理面临一系列新挑战,包括游客对安全与健康的敏感度提高、数字化时代与传统发展模式的矛盾、过度旅游给可持续发展带来的压力、地缘政治与经济波动带来的旅游不确定性、通货膨胀导致的成本上升等。这些新的问题和矛盾不处理好,不但不能促进旅游发展,还会拖发展的后腿。因此,旅游管理必须以变应变,用新的办法解决新的问题。一是实行数字化转型。建立区域大数据平台,利用AI预测游客流量,优化资源配置,部署智能客服,降低人力成本。二是细分市场,精准服务。例如,针对当前十分火爆的银发旅游,开发慢节奏、医养结合的旅游产品和线路;针对年轻客群,推出剧本娱乐、夜游、户外探险、社交媒体打卡等产品,满足游客的个性化需求。三是创新人才培训机制和用工制度。针对行业人才流失、员工对新技术适应困难等问题,建立灵活用工模式,引入“共享员工”机制,与周边行业合作应对季节性用工高峰。实施技能提升计划,与高校合作开设“旅游科技课”,培训员工VR导览、大数据分析等新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