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现代化 旅游新图景 对外交流不断深化 入境旅游持续向好

【摘要】“旅游是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交流互鉴的重要渠道,是发展经济、增加就业的有效手段,也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产业。”

“旅游是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交流互鉴的重要渠道,是发展经济、增加就业的有效手段,也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产业。”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文化和旅游领域对外交流合作蓬勃发展,团结友好的“朋友圈”“伙伴群”越扩越大。特别是近期国际旅游市场复苏,国际航线陆续恢复,我国与多国免签政策及各项便利化举措陆续落地,入境旅游市场持续升温,越来越多外国游客来到中国,亲身感受中华大地的风土人情和独特魅力。

旅游合作 双向奔赴

交得其道,千里同好,固于胶漆,坚于金石。近年来,文化和旅游部切实推动二十国集团旅游部长会议等多边交流合作机制以及中俄、中意等双边合作机制不断发展,与法国、赞比亚、文莱、马来西亚等国家举办文化旅游年活动,对外文化和旅游交流合作已成为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注脚,有效推动了入境旅游交流。

2023年11月,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的《坚定不移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走深走实的愿景与行动——共建“一带一路”未来十年发展展望》提出,扩大旅游往来规模,互办旅游年、宣传月、推广周等重点活动,联合打造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国际精品旅游产品线路。

2023年12月,中国、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六国政府首脑举行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第四次领导人会议。会议发表的《澜湄合作第四次领导人会议内比都宣言》《澜湄合作五年行动计划(2023—2027)》强调,要加强澜湄六国旅游和民航合作,完善澜湄旅游城市合作联盟机制。

实实在在的跨国合作成果,惠及了国内游客,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解锁”跨境旅游体验。

2024年首趟北京至老挝跨境旅游列车 记者 唐伯侬 摄

3月18日,2024年首趟北京至老挝跨境旅游列车Y445次列车载着400余名游客从北京站驶出,开启跨境旅游,这趟行程包括老挝万象凯旋门、琅勃拉邦大皇宫、普西山等地。79岁的游客聂先生从事铁路工作40余年,坐在车厢中,他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作为老铁路人,我们一直想亲眼看看中老铁路,如今终于如愿,期待以后能有更多机会体验跨国旅游。”

五一假期,中国游客邓先生一家参观德天瀑布后,持中国出入境通行证参团跨境到越南一侧,观赏德天瀑布,体验一日游两国。“中越德天(板约)瀑布跨境旅游合作区于去年9月启动试运营,截至4月23日共接待中越跨境旅行团597个、游客8216人次。”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张雪奎介绍,“下一步,崇左将以跨境旅游合作区为龙头,努力打造边关风情旅游集聚区、山水休闲旅游集聚区、红色教育旅游集聚区、壮族文化旅游集聚区协同发展的边境旅游新高地。”

与哈萨克斯坦多斯蒂克口岸相距仅12公里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拉山口市,依托区位和资源优势,推进边境旅游试验区建设,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跨境旅游体验环境。

“中哈两国互免签证协定为我们发展跨境游带来了新机遇。目前,阿拉山口市已推出多条中哈跨境旅游精品线路,包含多斯蒂克1日游、阿拉湖3日游、塞梅伊市4日游、阿拉木图7日游等。”阿拉山口市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有关负责人说。

宣传推介 红红火火

“你好!中国”,既是来自中国的温暖问候,也是很多外国友人可以脱口而出的汉语。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卡通形象、“你好!中国”拼音、汉字古风印章……亮相全球的“你好!中国”国家旅游形象标识展示着浓郁的中国风格,也向世界发出热情邀约。

“你好!中国”中国北方冰雪旅游海外推广季走进阿联酋迪拜、“魅力黄河 亮丽内蒙古”旅游文化周在德国柏林举办、“中澳茶文化旅游周”在澳大利亚悉尼路演……一系列宣传推广活动,让各国游客加深了对中国文旅资源的了解。

2024年“欢乐春节”活动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近500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交流和旅游推广活动,全球多地张灯结彩,舞龙舞狮红火热闹,扑面而来的中国年味儿可亲可感,中外民众共享欢乐喜庆的节日氛围,感受绚烂多彩的中华文化。

今年春节还是联合国首个春节假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纽约总部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大红灯笼、中国结、剪纸福字等装饰充满浓郁的中国年味。中国传统节日正成为各国友人了解中国的纽带。

“你好!中国——送你一朵茉莉花”主题快闪活动现场 中国驻巴黎旅游办事处 供图

春天的巴黎乍暖还寒,伴随着中国民乐《茉莉花》婉转悠扬的旋律,由中国驻巴黎旅游办事处主导策划组织的“你好!中国——送你一朵茉莉花”主题快闪活动在塞纳河畔上演。体现中国舞蹈、武术、民乐和茶艺等中华文化元素的表演,吸引众多游人驻足观看。

中国驻巴黎旅游办事处主任张郝淼介绍,中法文化旅游年在法开幕期间,办事处结合法国游客对中国旅游产品的需求和偏好,推介“丝绸之路”“西南民族风情”“黄河文化之旅”“冰雪旅游”4条精品线路;介绍中国入境旅游便利化措施;举办“中法旅游对话”活动,探讨“法国赴华旅游中的难点问题和解决方案”和“中国赴法旅游的需求变化和产品策略”,助力双向旅游交流。

入境旅游 热度攀升

国家移民管理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外国人来华数量较2023年同期增长3倍多,外国人来华以旅游观光最多,占到三成以上。无论是北京的长城、西安的兵马俑,还是哈尔滨的冰雪、张家界的自然风光,中国丰富的文旅资源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前来打卡。入境游持续复苏的背后,是去年以来一系列释放文旅消费潜力、促进入境旅游发展政策的有效实施。

外国游客在湖南张家界百龙天梯观景台游览留影 吴勇兵 摄

2023年7月,我国恢复对新加坡、文莱持普通护照来华经商、旅游观光、探亲访友和过境人员15天入境免签政策;

2023年12月和今年3月,我国先后对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马来西亚6国和瑞士、爱尔兰、匈牙利、奥地利、比利时、卢森堡6国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单方面免签政策;

3月,中泰互免签证协定正式生效;

5月,中方决定延长对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马来西亚、瑞士、爱尔兰、匈牙利、奥地利、比利时、卢森堡12个国家免签政策至2025年12月31日;

……

入境手续少了,“串门”更方便了,全球游客纷至沓来。有关部门和旅游企业纷纷采取措施,加快发展入境游。

去年以来,在入境旅游便利化政策的加持下,安徽旅游不断加大“请进来”“走出去”力度,举办第十三届安徽国际文化旅游节、2023RCEP成员国文旅产业合作恳谈会等涉外文旅活动,先后前往日本、泰国、越南、意大利、芬兰、美国等地开展“美好安徽与世界对话”、大黄山全球推广等活动。

安徽省副省长孙勇表示,下一步,将立足安徽实际,努力做大入境游市场,主动适应国际旅游市场多样化需求,充分发挥安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山川秀美等优势,大力培育具有国际吸引力和影响力的产品品牌,实施旅游精品战略,完善旅游产品体系,建设“安徽国际旅游精品库”。

为进一步吸引和服务游客,展示中国形象、促进中外交流,携程集团自4月15日起,推出“上海入境免费半日游”项目,通过向中转上海的国际旅客提供免费半日游产品,鼓励更多转机旅客入境后了解上海、了解中国。

“中国应推出更加符合年轻一代外国游客需求的产品。”在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特聘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王笑宇看来,未来的入境游产品,要更好展示当代中国人的消费选择、生活空间和生活场景,融入沉浸式演艺、文商旅综合体等内容,为外国游客提供既富有历史文化又具有烟火气息的深度体验。

分享到: 更多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