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村共生”才是古镇旅游发展的正道

【摘要】通过实现景观与村落的共生、游客与居民的互动,进而让古镇旅游焕发新的活力,实现可持续发展,让更多的人领略古镇的独特魅力

通过实现景观与村落的共生、游客与居民的互动,进而让古镇旅游焕发新的活力,实现可持续发展,让更多的人领略古镇的独特魅力

据报道,7月10日,江西景德镇浮梁县瑶里古镇景区周边设置了多个卡点,对古镇村民以外的人进行收费。此举引发村民不满,随后景区入口通道处出现多则告示,指引游客从其他通道逃票入村游玩。近日,景德镇瑶里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向游客和原住民致歉,并宣布恢复原有经营模式。

在旅游市场蓬勃发展的当下,古镇旅游凭借其独特的历史韵味和文化魅力,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然而,一些地方的古镇旅游发展也暴露出过度商业化、文化内涵缺失、原住民与游客产生矛盾等问题。笔者认为,破解古镇旅游运营难题,可以采取“景村共生”模式,通过实现景观与村落的共生、游客与居民的互动,进而让古镇旅游焕发新的活力,实现可持续发展,让更多的人领略古镇的独特魅力。

“景村共生”强调古镇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与村落生活的和谐统一以及游客与当地居民的良性互动。这一模式不仅可以让游客深入体验原汁原味的古镇生活,感受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能够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更好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

“景村共生”有利于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传统的古镇旅游,往往注重打造景点,游客看到的大多是经过包装和改造的景观。在“景村共生”模式下,游客可以走进当地居民的生活,品尝地道美食,参与传统民俗活动。例如,在江南水乡的一些古镇,当地居民依然保留着传统的生活方式,游客可以乘坐小船穿梭于河道中,欣赏两岸的枕水人家,感受古镇的宁静与悠闲。这种真实而独特的体验,是其他旅游模式无法比拟的。

“景村共生”有利于更好保护传承古镇传统文化。古镇是历史文化的载体,承载着丰富的传统习俗、手工艺和民间艺术。当地居民是这些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承者,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传统技艺,是古镇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景村共生”模式,鼓励当地居民参与旅游发展,通过展示和传承传统文化,让游客了解和体验古镇文化。例如,在一些古镇,居民会向游客展示传统的刺绣、木雕、陶艺等手工艺。这种传承方式不仅能够保护和弘扬传统文化,还可以为当地居民带来经济收益。

“景村共生”有利于实现古镇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古镇旅游过度商业化,往往会破坏古镇的生态环境和文化氛围,导致游客体验下降。“景村共生”模式,强调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注重与当地社区的合作和共赢。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既可以满足游客的旅游需求,也能够保护古镇的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当然,实现“景村共生”需要政府、企业和当地居民的共同努力。政府应加强规划和管理,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和支持古镇旅游的健康发展;企业应注重社会责任,尊重当地文化和居民的意愿,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当地居民也应积极参与旅游发展,提高自身素质,维护当地旅游的良好形象。

分享到: 更多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