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10 | 
旅管家小编 | 文章来源:
旅游刊
| 行业新闻
市面上常见“低团费”、“零团费”的旅游小广告,甚至还有一些企业搞活动组织的“答谢游”。然而,老年人一旦参加了这样的旅游团,往往就成了待宰的羔羊。而今天,在充值就能享受大额优惠的诱惑下,老年人动辄成百上千元甚至数万元地往卡里充值,也成为了他们新型的“消费陷阱”。
近日有媒体爆料,有不少老年市民购买了上海大通旅行社的环球旅行卡,少则3万,多则10万,甚至有的高达30万。然而这些市民最近却被告知,这些上万元的环球旅行卡竟然都被冻结了。
【前因】
在位于嘉定区叶城路上的中青大通旅行社大厦,记者看到,约70多名消费者涌进了位于21楼的中青大通旅行社总部会议室,与企业负责人商讨环球旅行卡的处置办法。
等等,为什么大通的卡不能用?
记者注意到,这些消费者绝大部分都是上了年纪的。
面对记者采访,一位愤怒的阿姨大声质问:我们的钱到哪里去了???“我们的钱到哪里去了?我们就要问我们的钱到哪里去了?我们应该讨回我们的钱!”
而另一位刘阿姨告诉记者,这张卡办好后,自己只用了一次。还有人告诉记者,“我就玩了一次,到泰国,还有剩下的钱都在里面,就没了。再去玩他就没有理由,也没有什么说法,就不给你玩,不给你玩就是理由。”
【过程】
记者就此追问上海中青大通旅行社负责人钱去哪里了?
对方承认,目前公司已无法继续履行对持有环球旅行卡的消费者的协议,因为这笔钱已经被别人侵占了。
上海中青大通旅行社有限公司董事长
韩靖远:
当时收购时,这个销售预付卡(环球旅行卡)的现金是一千多万,可以消费的金额是一千七百多万,实际去年已经消费了两千六百万,那么现在来看,这个数字越来越大,所以这个事件爆发出来了。
该企业负责人介绍,目前原大通旅行社的负责人和股东提出了两个解决方案:一个是让消费者在上海本地一家指定酒店进行餐饮或住宿消费,以此转移消费;另一个则是分三年返还本金。
代父母维权者 耿立群:
我们现在的要求很清楚的,我们希望中青大通继续履行他们的合同,该怎么用就怎么用,我们不是需要他退钱。
的确,按合同依法办事,是消费者的基本诉求。对于消费者的要求,中青大通旅行社的负责人也作出了表态。
上海中青大通旅行社有限公司董事长
韩靖远:
现在通过法律程序逐步的来,一方面来追索他们所侵占的资产,另一方面要为我们的消费者讨回一个公道,切实维护我们消费者的权益,这是我们企业的社会责任。
企业间的兼并也是常有发生,然而,如果因为兼并产生的财务纠纷要让消费者来买单,那是不是也有点“欺负人”?
1.预售卡大多是买卡容易退卡难。游客一旦购买旅游预售卡,就无法轻易退卡终止消费,如不能在有效期内消费卡内金额,逾期后卡内余额也难以退还。
2.旅行社在发行预售卡的时候会尽力在各环节中压缩成本,比如航班选择价格低的中转航班或“红眼”航班,在景点游览中也多是外观,线路中充斥着各种自费项目和购物环节,正所谓“羊毛出在羊身上”,被宰的还是消费者。而在前期出售预售卡时所承诺的免费旅游、精美线路、高额礼品大多都成为了“口头支票”,最后不了了之。而且这类旅行通常旅行社结合报名情况再组织相关线路出游,因此具有极大不确定性,游客能否真正成行还是未知数。
3.大多数预付款消费不签订具体合同,或者签订的合同对双方权利、义务、服务内容、服务时间等约定不明确。一旦发生消费纠纷,游客难以有效维权。同时,旅游预售产品在出行时间方面受限多,例如黄金周、小长假期间等往往不能使用,使用时间一般都在淡季,甚至有一些产品是在旅游目的地风景最差的时段,游客旅游的整体感受也会大打折扣。
更值得追问的是,这类投诉已经被揭露得毫无秘密,为什么还是屡屡发生?倒闭的在线旅游平台布拉旅行、麦兜旅行都是这类的问题,打着免费游先付预售款低价游的旅行社也是比比皆是,为何屡禁不止,我想除了当地的旅游监督体系不够严密,让那些非法从业者轻易地打擦边球,还有消费者要认真反思自己的消费观。从其他类似的预售卡事件和被坑低价游事件看,游客是应该有一个理性的消费观,这样在面对此类事件时就不会被低价优惠等字眼来蒙蔽,在此不妨说一句,旅游请选择正规旅行社、选择合理价格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