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客流不达标:预期过高还是问题过多?

【摘要】华特·迪士尼公司在三季报中直言,上海迪士尼较高的前期投入以及较低的出勤率是造成国际业务板块业绩低迷的原因之一。

  

      美国华特·迪士尼公司日前发布的今年第三财季报告显示,公司2016年第三财季共实现盈利25.97亿美元,同比增长4.59%;第三财季实现营业收入142.77亿美元,同比增长8.98%。华特·迪士尼公司在三季报中直言,上海迪士尼较高的前期投入以及较低的出勤率是造成国际业务板块业绩低迷的原因之一。

  上海迪士尼于6月16日正式开业,这是今年国内旅游市场的大事件之一。官方数据显示,试运营23天就接待了96万人次游客。然而,美国迪士尼公司却认为,上海迪士尼客流不达标,这似乎与公众的直观感受完全不同,因为很多现象、数据都可以说明上海迪士尼开幕以来很火爆。
  譬如,正式开业前夕门票“一票难求”,曾一度造成官网的长时间瘫痪,黄牛把门票炒高10倍,就足以证明其人气爆棚。再如,有港媒引述游客的说法称,“我(对上海迪士尼乐园)最深的印象就是人太多了。”据说为了参观或观赏表演需要排队20分钟到2个小时。美国迪士尼的董事长之前也透露,上海迪士尼开业不到一个月已经有100万人前去游玩。
  然而,迪士尼官方如今却态度大变,认为国际业务的较低营收是上海迪士尼较高的前期投入成本以及开园后较低的出勤率所致。言外之意是,上海迪士尼客流不达标,业绩不能让人满意。但是,截至业绩统计之时上海迪士尼客流量究竟是多少,预期“达标”客流量又是多少,似乎未见公布。对于“客流不达标”,笔者有两点看法,一是要反思深层原因;二是预期不能过高。
  任何一个旅游项目,如果客流不达标,都应该反思三个问题:一是价格是否合理,不仅是门票价格,还包括其他消费价格;二是价值是否足够大,即对客户吸引力有多大;三是管理是否科学化,服务是否人性化。坦率说,迪士尼拥有多个世界“第一”,有众多经典人物,品牌享誉全世界;而且上海迪士尼是内地唯一一家,其文化、游乐价值不言而喻。
  但从价格和服务角度来说,上海迪士尼仍存在不少问题。据某媒体测算,一日游的最低预算要2600元(含门票、三餐、购物),二日游预计最低需6000元。尽管上海迪士尼方面称“定价基于市场调研”,但从多数游客的反馈来看,普遍认为票价偏高。那么,其定价是否充分考虑到了我国的人均收入水平、旅游消费支出水平,值得反思。另外,还爆出了“35元包子”等问题,被认为“园内消费水平比日本还高”。消费价格偏高,自然会把部分游客挡在门外。
  再从管理服务来说,无论是黄牛炒票还是官网瘫痪,都说明准备不足、管理欠妥。尤其是最近有游客向有关部门投诉反映,迪士尼有5个项目关闭,使得辛辛苦苦排队2个小时甚至4个小时的游客扑了空,而园方却驳回了游客的退票要求。这种极不尊重游客的做法令人反感。尽管此事件的影响还没有反映到第三财季报告中,但也暴露出上海迪士尼服务问题不少,而服务不到位必然会影响客流。
  需要指出的是,美国迪士尼官方可能对上海迪士尼的客流预期过高。虽然上海迪士尼在内地具有唯一性,其游览价值也不容否认,但不能过高预判中国消费者的兴趣、经济能力等,也不能忽视上海迪士尼存在的种种问题。上海迪士尼总投资高达340亿元,这必然会影响到其前期营收。美国迪士尼官方要意识到,收回前期投入成本乃至实现盈利,需要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如果因为前期投入高,就实行高票价,无疑客流将很难达标。

分享到: 更多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