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15 | 
旅管家小编 | 文章来源:
互联网
| 行业评论
【摘要】旅游业是现代服务业,旅游产品的实质是服务。而服务,恰恰是线上旅行社最薄弱的地方,旅游OTA依靠技术,让旅游更便捷、更便宜,却解决不了旅游产品设计、集成的问题。
就在传统旅行社纷纷抢搭“互联网+”这班快车忙着线上销售的时候,旅游OTA(旅游电子商务行业)却不约而同地将目光转向“线下”,开门店、设立区域中心。据最新数据,2015年中国旅游市场总的交易规模达到41300亿元。其中,在线渗透率为13.1%,仍有大量的旅游消费发生在线下。
旅游消费额大部分在线下
目前,所有的旅游OTA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旅行社,因为旅游OTA所做的绝大部分都是机票销售、酒店房间预订等单项服务。其中,仅机票销售一项就占到旅游OTA营业收入的60%左右。旅游OTA们在以低价促销抓流量、抢占市场份额的同时,也在无形中挤压了航空公司和酒店的利润,弱化其直销渠道。
也因如此,今年以来,南航、海航、国航、东航等多家航空公司相继宣布关闭某网站旗舰店,暂停与其合作。航空公司通过持续提高直销比例以及下调机票代理佣金的方式来打压机票代理行业,造成旅游OTA在机票代理方面的利润变薄。酒店方面亦然。酒店行业希望通过打造直销渠道,来摆脱其对旅游OTA的依赖。
如今,机票、酒店等标品市场已成红海。面对航空公司、酒店等资源商的新要求,旅游OTA们面临无产品可卖、最大营收不断流失的窘境。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旅游OTA们不得不向“线下”发展,将重心转向比拼资源和服务的旅游度假市场,也即所谓的非标品市场。
要做好非标品市场,离不开传统旅行社的支撑。这也是为何近年来旅游OTA们纷纷选择“落地”的原因。
线上线下相互学习、融合
旅游业是现代服务业,旅游产品的实质是服务。而服务,恰恰是线上旅行社最薄弱的地方,旅游OTA依靠技术,让旅游更便捷、更便宜,却解决不了旅游产品设计、集成的问题。
目前,旅游OTA们还难以对其所销售的旅游产品进行质量管控。因为旅游OTA销售的旅游产品,绝大多数并非其自营产品。游客在旅游OTA上预定线路后,通常由各个组团社发团,旅游目的地地接社接待,传统旅行社、航空公司、酒店是服务的最终提供者。在这一过程中,作为销售平台的旅游OTA,无法预计、处理游客旅行中出现的问题,因此旅游产品的品质、服务容易被人诟病。
旅游服务业需要品牌知名度,这是目前旅游OTA们为留住客户,开始转向提升服务环节、加大服务方面投入、提升服务质量的最主要原因。
要解决产品、服务品质化的问题,旅游OTA就必须做自营产品、必须落地。落地服务、对接客人、公司总部和落地供应商之间的关系,监督产品和服务质量。旅游OTA们得以加强对旅游资源的掌控,降低运营成本,并能拓展线下市场,拉拢线下消费者;同时在服务上加大投入,提升服务质量以留住客户。
旅游OTA们纷纷落地,是对旅游本质的回归,无论技术如何发展,旅游的本质仍是产品的独特性和服务的优质性,只有在解决品质、服务的基础上,才能去谈旅游产品是否有优惠。旅游OTA往线下发展,必然会对传统旅行社有冲击,这种冲击也是不可避免的。线下的传统旅行社,需要学习线上OTA旅行社、利用现代技术向线上转;线上的旅行社,则必须要学习线下旅行社的品质、服务,二者将相互学习、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