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社如何应对自助游兴起和OTA的竞争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愿意选择以家庭为单位的自驾游。据旅游局发布的数据,部分旅游景区接待的团队量比往年减少近60%,而散客量则大幅增加,自助游客数量占到全部游客的80%以上。

  
  当下,说走就走的旅行成为时尚。随之而来的是,自助游客成为旅行人群的主力军,游客不再过度依赖传统的旅行社。那么,自助游时代,旅行社将面临哪些冲击?又该作何调整来维持自身发展?
  散客成主体 团客业务量大幅下滑
  据旅游局发布的数据,部分旅游景区接待的团队量比往年减少近60%,而散客量则大幅增加,自助游客数量占到全部游客的80%以上。
  采访中,多家旅行社负责人表示,团体游一直是旅行社的支柱业务,而随着自助游成为主流,旅行社的团客流失严重,不得不面对经营业绩下滑的困境。团客流失给中小旅行社营收造成冲击自不待言,一些旅行社巨头也难以避免游客类型变化所造成的业绩下滑。
  谈及自助游客激增的原因,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愿意选择以家庭为单位的自驾游。加之近几年导游宰客、欺客事件时有发生,游客对旅行社信任度大大降低。
  另外,高铁线路的延伸,大大缩短了人们的旅途时间。国家旅游局发布的国庆黄金周旅游市场信息显示,福建与珠三角、长三角经济区、中部城市群以及京津冀等中远程旅游市场通过高铁加速融合,形成了三大“高铁旅游圈,高铁游成为人们主要的出游方式。
  国内旅游市场的去公务化也是旅行社团客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公务出游此前一直是旅行社团客的重要业务。
  此外,新《旅游法》严禁“零负团费”,也使得旅行社借此招揽团客、在某些服务环节中创收的潜规则无处可施。
  旅游搞电商 旅行社遭遇线上阻击
  除了当今出行方式更加自由、交通条件更趋便捷外,专业旅游网站的崛起也是助推散客激增的重要原因。携程旅游、去哪儿、同程旅游纷纷整合之前酒店、机票等单一领域的在线预订服务,拼接成行、游、食、宿一体的在线旅游供应服务,游客只需轻点鼠标就能敲定行程,而App移动互联网终端使得在线预订在掌中就能搞定,大大简化游客出行手续。
  技术的发展使得传统旅游向智慧旅游模式转变,通过各种在线预订方式,游客可以轻松绕过旅行社实现自己的行程。人们的旅游消费观念在转变,传统的经营模式难以满足客户需求。
  在线旅游强大的覆盖效应也让传统的旅行社难以应付。在线旅游预订的产业链包括上游产品供应商、中游渠道商和下游媒介营销平台三个部分,每一部分的末端均指向用户,游客可以实现全程参与的私人订制式出行计划。
  在团客流失严重、散客又被线上分流的局面下,许多旅行社为吸引客源,纷纷开通自助游服务。自助游只为游客提供酒店和门票的预订服务,而且没有一定人数享受不了优惠价。传统的组团游,行、游、食、宿、娱、购各个环节旅行社都能参与,而自助游旅行社只能参与一两个环节,收益渠道大大减少,旅行社对此热情不大。而优惠力度不如在线预订,游客也觉得吸引力不够。
  市场重洗牌 优化转型成生存关键
  自助游时代的来临,传统组团游的衰落,以及在线旅游的迅猛发展,促使国内旅游业重新洗牌,旅行社经营遭遇大变局。业内人士认为,只有积极适应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转变经营理念,针对多元化的市场提供更为精细的服务,才是传统旅行社今后的生存发展之道。
  旅行社应适应多元化的市场需求,为客户提供更为细化的产品和更为精致的服务。旅行社应采取不同的方式拓展市场,向不同的人群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比如与青少年教育结合,发展夏令营、冬令营教育旅游;针对老龄化社会的来临,提供专门的银发旅游产品。
  对于市场上众多中小旅行社如何转型发展,中小旅行社若要避免被淘汰的命运,就必须组团发展,成立旅行社联盟来分享资源、分担风险。改变单兵作战、各自为政的经营思路,她建议旅行社可以通过规模化订制产品来介入散客市场。旅行社可以只做地接社,利用自身的地域优势,向团客提供更具特色的产品和更为优质的服务。
分享到: 更多
返回列表